「回到」台南
2022年中回來台灣,終結了過去三十七年、旅居十二個城市的漂泊。我踏上了這個祖父曾在上世紀四十年代行醫、父親小學時代經歷過的台南古城,並正穿越時空,體驗著長輩們常常掛在口邊,一點一滴的下港回憶。回來後,我們一家四口都成長不少。兩個正在念國小的孩子在國語溝通上更具信心,慢慢能用三種語言表達自己,更不時學著用台語說「呷飽未」來打招呼。他們每天自己來回位於南科的學校和台南火車站,這在一年前是難以想像的情境。太太也漸漸地適應台南的生活。我則在使用國語進行教學上越來越得心應手,有望實現退休前用台語教課的目標。然而,目前唯一亦無法克服的挑戰是如何以便捷的方式完成國立大學核銷的程序!
學習如何去學
經過RISD五年的專業建築教育後,我曾信心滿滿,自認什麼都懂。然而,畢業後參與的第一次帷幕牆會議讓我大吃一驚。設計小組細心的討論著一本厚厚的施工細部圖,而我卻發現自己連平面或剖面圖都無法辨識。這時我才意識到還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然而,不久之後,我深刻體會到學校無法模擬現實生活和大環境的所有條件。因此,我認為教育最終的目的應該是培育「學習如何去學」的精神,而不是期望在四至五年內學滿所有建築知識。
知與不知
在進入教學體制之前,我曾在許多國外事務所工作多年。這段經歷讓我學會了許多該做和不該做的知識。當中對我最具影響力的經歷是分別與 維諾利 (Rafael Viñoly) 和 蓋瑞 (Frank Gehry) 共事。雖然這兩間事務所的規模和案例都相當,但老闆對建案的處理手法,以致員工在建築學習上的經歷都截然不同。維諾利 認為應該給予年輕人發揮的空間,一切問題都能靠毅力和想像力解決。這使得我們的團隊,儘管平均年齡只有2、30歲,卻有機會負責三億美元的建築案。在這裡,我學到了許多「不知道」的可能性,因為我們「不知道」而敢於嘗試,也因嘗試而創造出許多新的可能性。相反,蓋瑞認為建築需要極大的紀律和經驗,因為作為建築師,代表著專業和責任,亦代表着他自己的形象。我記得當時每一張圖、每一個細節,都需要經上層主管的仔細審核才能外送事務所。新同事不論年齡大小、經歷多寡,都必須接受一段新的「知道」洗禮,才能贏得老闆的信任。及後成為老師,我發現自己面臨著相同的決擇,也就是讓學生如何在「知道」與「不知道」之間找到平衡,也就是如何在建築的「Convention」和「Invention」之間找到自己。
設計靈敏度學的來嗎?
大多數建築設計老師,都是在實際授課中累積經驗,學會如何教授設計,很少有聽過設計老師去師範學校學習的例子,即使有也極為罕見。曾經任教香港中文大學的顧大慶老師,過去會在每年暑假舉辦為期兩周的急訓班,讓50-60位中國的年輕老師學習「顧派」的設計教學法。然而在一般情況下,設計課的教學通常是靠着個別老師因應過去自身的學習經驗,加以調整,重新應用。又或者有時是以身教的方式,透過傳統的師徒關係相傳知識和經驗。老師們總是希望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心領神會設計的微妙之處,這基本上是假設,才華和天份是可以教授的。可惜,這樣的主觀願望很少能夠實現。因此,同學們必須能夠發展出一套自帶邏輯的道德觀和設計方法。
在建築教育史上,有許多人試圖系統化教學,其中之一就是杜朗 (Jean Nicholas L Durand 1760-1834),他撰寫了兩卷聞名的著作《精確建築講義》Précis of the Lectures on Architecture 。跟其他建築講義如阿爾貝蒂 (Alberti) 或 維特魯威 (Vitruvitus )不同的是,杜朗的講義特別關注以系統化的方式進行建築研究。本質上他是一本教學的筆記。我曾經翻過這本書的原版,當中有一章很有趣,就是「如何在短時間內獲得建築天份?」我讀過許多次了,但仍然無法取得書中所描述的才華。設計靈敏度是否真的可以教授?
歸屬
我曾經任教香港中文大學十二年, 當初我曾因不是當地人,不擅廣東話而感到擔憂。很快我發現這是多餘的。建築系上會講廣東話的老師寥寥可數,課堂上用到的機會極少。系上的老師來自世界各地,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僅占當中的20%,而中大畢業的老師更是少數。有回當我在嘗試鼓勵中大畢業生回校申請研究所時,有一位學生直截了當的問我:「中大研所的學位能幫我申請教授職位嗎?為什麼我們系上的專任老師都沒有中大畢業的?」這段對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以致此後我不時提倡校方聘請中大畢業生回校貢獻建築教育。相反地,台灣的學校情況截然不同,大部分老師是本地人,多數曾在外地學習和工作過一段時間後回國,當中有一半以上是回到自己的母校服務。去年參加了成大校慶晚宴,場內千人大聲喊著「我成大、我驕傲」,這個對母校充滿熱愛、歸屬和自豪感的場景非常震撼。兩種情境反映了兩個不同歷史和制度的淵源。在後殖民時代、全球化和國際化的框架下,兩地都各自在努力尋找和定義自己的身份認同。在這樣的脈絡下,問題就像是要比較月亮到底在哪裡更圓一樣,沒有絕對的答案。
未來
自加入成大這年半以來算是非常忙碌:帶著幾位學生做畢業設計、策劃了以設計為主軸的高中生工作坊,負責一年級設計課的召集人、也教授「建築圖學」。在研究所指導幾位甲組跟MArch II的學生,亦有一堂探討當代建築的理論課。教學之外,研究工作亦頗充實,分別參加了冰島 ACSA/EAAE 和瑞士 Mendrisio的兩個學術座談會,探討建築圖學的方向與方法,也被邀請擔任擔諾丁漢大學,為他們校外學術課評團隊之一。這段時間也帶著好奇的心態,一連申請了三個研究計劃,嘗試了解國內外在過程上的差異。加上校內各種行政工作等等,可以說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開始。希望未來的日子會一樣的充實。